在比赛前的发布会上,国足教练伊万科维奇再次重申,他们的球队是满怀雄心而来的,目标是跻身小组前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队必须克服来自印尼和巴林等队的挑战。
比赛的进程似乎在按照预期发展。巴林和印尼在与其他队伍的交锋中不断取得分数,而中国队在面对沙特和袋鼠等强队时却未能得分。这无疑增加了中国队在小组赛中取得前四的难度,尤其是在与巴林和印尼的直接对抗中,他们需要争取足够的分数来确保自己的排名。这也意味着在与巴林的客场比赛中,国足必须要有所斩获。
巴林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他们在即将到来的18强赛中,有三次客场之旅,显然他们将主场视为抢分的重地。他们的目标明确,那就是在主场击败中国队。
对于中国队来说,比赛的目标同样是拿分。尽管比赛的走势可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双方的战略布置、球员状态等,但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哪一方能更好地掌握比赛的节奏。中国队的控球率或许不会占优,但他们的打法节奏偏慢,如果能够通过防守反击找到破绽,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而长时间的防守虽然会带来压力,但至少可以避免被对手频繁地打出反击球。
从前面的比赛来看,巴林队的进攻并不以阵地战为主,他们的主要得分手段是定位球。而中国队在这方面似乎并不擅长,几场比赛下来定位球的失分频发,但他们的主要得分方式也是通过定位球。因此,这场比赛的定位球攻防将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关键因素。
当然,这场比赛还存在着许多未知因素。比如国足的后防核心蒋光太直到赛前才参与合练,即使他能够首发,身体状态也可能未达最佳。此外,执法本场比赛的约旦籍主裁马哈德迈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亚足联的裁判选择是否公正,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亚足联本应该遵循大区回避的原则,选择一个中立大区的裁判来执法这场比赛。然而自从西亚势力在亚足联中占据主导地位后,这种原则常常被忽视。由于亚足联主席萨尔曼是巴林人,巴林队在场外工作方面自然具有优势。此前多场西亚球队的比赛都由西亚裁判执法,引发了不少争议。
特别是这次与中国队的比赛再次启用西亚裁判,更是让人浮想联翩。中国与约旦在足球领域的关系也颇为微妙。尽管时过境迁,张吉龙已退休,阿里王子也淡出亚洲足球的核心圈,但中国足球与以卡塔尔为首的亚足联传统势力之间的关系仍然复杂。亚洲杯决赛中马宁的判罚引发了约旦人的不满,这使得约旦裁判在未来可能不会成为中国足球的“福星”。
马哈德迈在过去执法西亚球队与其他大区的比赛中表现争议颇大。然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国足世预赛的执法过程,足协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不仅请来了三个外籍裁判来参与联赛倒数第二轮的执法工作,也为即将到来的世预赛做好了公关工作。他们希望在巴林主场不被针对,这将是他们公关工作的最大目标。
总之,这场比赛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场上的表现,还将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场备受关注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