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学院破“12岁退役”难题

  • 时间:2024-11-06 20:11: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杭州市建德市寿昌第二小学,一场足球的热血与学业的均衡之战正在上演。这里作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每年暑假都会举办足球夏令营,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为期20天的强化训练。这不仅是对足球技能的磨练,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据报道,杭州正在积极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建设工作。其中,杭州师范大学设立的“杭州足球学院”备受瞩目。该学院旨在贯通足球人才“本硕博”培养体系,为足球培训领域注入高学历人才。这无疑为中国的足球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这个分水岭上,足球小将们面临着双重选择:一边是学业,一边是足球。然而,有了足球学院这样的平台,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两者的挑战。学院以足球领域的高等教育为龙头,带动体教融合,通过初中、高中、大学衔接贯通,破解了足球培养中的“12岁退役”现象。

长期以来,“12岁退役”是足球青训体系中的一大难题。孩子们在进入初中后面临着学业和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做出抉择。一部分孩子选择全力以赴投入到足球训练中,另一部分则选择离开球场,专注于文化课学习。这使许多还未展示出足球天赋或自感天赋不足的孩子不得不提前结束他们的足球之路。

然而,足球学院的设立为这些孩子和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学院的培养模式让孩子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踢球,两手准备让他们更加从容。这种贯通不仅激活了足球领域的体教融合,更为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建设打通了任督二脉,让校园足球与俱乐部青训产生了共振效应。

放眼国际,日本足球的崛起为中国足球提供了借鉴。日本校园足球的普及和以此为基础的中学生联赛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中国在过去曾有的体校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出台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设立足球学院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大对社会培训的支持。许多企业家、名人、球星对青少年足球培训充满热情,他们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也为职业俱乐部输送了大量人才。此外,中国庞大的球迷群体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动力,这为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中国足球的道路虽然宽阔但充满挑战。要筑起中国足球的九层之台,我们必须先夯实基础,铺开摊大青训的层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中国足球的未来更加光明。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向新京报投稿,参与我们的评论讨论。投稿邮箱:[投稿邮箱]。评论选题需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并支付稿酬。投稿时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附上相关个人信息以便我们联系您并发放稿酬。期待与您一起为中国足球的发展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