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中超联赛的最后一轮比赛即将打响,各队的争冠和保级悬念即将揭晓。在这个关键时刻,申花足球队所面对的成都蓉城俱乐部却遭遇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场外风波。
原来,有球迷为了给心爱的球队助威,不惜花费重金在网上购买正品的球衣。然而,他们收到的却是假货。当这一消息传到警方耳中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最终成功打掉了一个庞大的假球衣产业链。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国内警方的侦查能力和办案效率,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讨论的背后,暴露出了一些主要问题。首先,球迷们是否拥有足够的正规渠道来购买球衣和其他周边产品以支持心爱的俱乐部?其次,如今中超联赛虽然热度高企,但仍有不少俱乐部为财源犯愁,是否真正地“打开门做生意”,发挥商业价值?
众所周知,中超的装备由一家品牌厂商提供,理论上,每一座拥有中超球队的城市都应设有品牌实体店供球迷购买正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除了申花、上海海港、北京国安等少数几家俱乐部的球衣较为容易购买外,许多中超球队的装备往往只有球员才能获得,普通球迷难以购买到。这主要是由于供应商认为相关投入无法得到回报而选择放弃,而俱乐部方面或许也因队伍不是热门而未提出意见,这才给了网络上的假球衣制造商可乘之机。
成都蓉城是本赛季表现亮眼的队伍之一,主场上座率更是高居联赛前列。然而,即使是如此受欢迎的队伍,其正版球衣的市售也仅仅是今年才开始,且数量有限。受害者为此次案件付出的价格与正版球衣相差无几,这说明许多球迷是愿意为球队和品牌花钱的。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购买到正品。由于渠道没有打开,信息不够通畅,像蓉城这样的俱乐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有网友在评论区调侃道:“中超俱乐部天天说没钱,到头来发现自己连个赚球迷钱的渠道都没有建立,有钱都不赚,真是‘任性’!”不过,好消息是据目前情况来看,明年中超所有俱乐部的球衣都将市售。虽然比日韩联赛晚了些,但敢于迈出第一步总是好的。
中国足球的整体实力和形象虽然有待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中超正品球衣的价格对于部分球迷来说确实偏高,尤其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俱乐部能给球迷提供更多选择,如球迷服等亲民价格的选择,不仅能带来正面经济效益,还能提升球队形象和关注度。
在申花与深圳一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上海体育场的看台上几乎被蓝色填满,既有身着正版球衣的球迷,也有穿着球迷服的拥趸。相比昂贵的品牌球衣,价格更为亲民的球迷服由于由俱乐部自行设计和制作,样式也更为多样,深受球迷喜爱。如果在球迷文化的建立和经营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开发吉祥物衍生品和其他文创产品,中超俱乐部便能与球迷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总之,没有球队能在缺少球迷助威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也没有俱乐部能在没有球迷支持的情况下实现长久发展。当中超俱乐部能在球衣市售、周边文创以及赛场安保等方面多为球迷考虑时,便不用为赛场氛围而担心。将心比心、双向奔赴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