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努力,中超冠军谋大计,海港暗蓄力量拒躺平。

  • 时间:2024-12-31 17:09:00|
  • 来源:24直播网

如今的中国足球界,已不再是以“笨鸟先飞”的思维所能解释。人们眼里的中超卫冕冠军上海海港队,已然展现出了不同的实力与态度。与过去的岁月不同,如今的上海海港不再仅仅满足于守在崇明岛出品,而是走上了全国范围内挑选年轻球员的征程。

冬歇期期间,上海海港的引援行动如同一场密不透风的战局。尽管奥斯卡和巴尔加斯离队后,外界不少人认为上港或许会沦为中超中游队伍,然而上港的管理层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冷静与智慧。他们利用离队所留出的薪资空间,悄然引进了几名有潜力的外援,使外界对此颇为猜测与关注。

这些引援行动背后的种种猜测中,陶强龙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这位年仅24岁的武汉三镇球员,被视为上港重建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海港队的这一重要引援,也证明了他们在转会市场上的活跃与决心。

面对武磊等“崇明六虎”步入职业生涯的黄昏期,以及崇明岛无法持续提供稳定实力后生的情况,海港队不得不扩大内援考察的范围。他们不仅着眼于崇明岛,更是将视线投向了整个三级职业联赛。即便是那些名气不大的中甲、中乙年轻球员,也曾经被他们仔细分析和考察过。

为何海港队会舍弃崇明岛出品而选择全国范围内的年轻球员呢?这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近年来,崇明岛出品的球员质量已不如往昔。虽然第一期的武磊和颜骏凌等人在国家队和俱乐部都有出色的表现,但后续的人才却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港队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而全国范围内的年轻球员则成为了他们的新目标。

海港队的这一策略似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李帅和王振澳的引进让球队尝到了甜头,也证明了只要球队不差钱,就不愁没有好球员。在这个很多俱乐部经济状况紧张的时期,海港队的这一策略无疑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机会。他们不仅有钱引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而且还有着雄厚的财力来支付转会费。

媒体用“暗度陈仓、拒绝躺平”来形容海港队的这一策略,这背后是他们不满足于现状、积极进取的态度。他们不仅有钱,而且还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当其他球队还在为抢夺30岁以上的国脚而努力时,海港队已经走在了前面,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比你飞得更早。这正是他们在竞争中的优势所在,也是他们为何能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的原因所在。